CN EN

分享

文科资深教授王宏剑:寄怀乡土人间客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22.09.27

2004年至今,王宏剑教授进入清华已近二十年。而他与绘画的缘分则已逾四十年。四十余年来,王宏剑教授于画室之中潜心创作、于讲台之上悉心指点,在创作与教学上都堪称硕果累累。当我们近距离接触到本人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蕴含在其作品和生活当中丰富的诗意和哲理。

寄怀乡土,不断深耕的人间客

1955年,王宏剑出生于河南灵宝。1974年,青年王宏剑毕业于开封市第二十三中学并下乡插队,在乡土当中深刻练就的对泥土的嗅觉,后来成了他一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纵观王宏剑的作品,会发现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乡土关怀的追求。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从1984年到2004年,王宏剑参展并屡次获奖的作品全是农村和农民题材。他曾这样评价这些作品的创作:“多年来我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去追求,那就是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法则注入西方经典绘画的写实技巧之中,表现当代中国人最普通的生活,并力图追求画面的史诗性……”

王宏剑近照

对王宏剑来说,与绘画的缘分早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出现,并且幸运的是,此后他不懈的坚持与持续努力,最终使得孩提时代的爱好上升至了不曾想象到的高度。在2005年担任全国美展评委之前,他的油画作品曾连续五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且四次获奖。这样傲人的成绩,在中国当今的油画界从未有过第二个人能够与之比肩。然而,他所获得过的奖项与荣誉远远不止这些。三次获得河南省委省政府嘉奖,五次获得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奖项……

王宏剑对创作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五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翻译家曾仲鲁先生这样描绘过王宏剑的创作状态:“王宏剑有一双非常精确的眼睛,对着人物画像画得很快,而且比谁画得都像。可是,一旦画他所谓的‘大画’的时候,就一个人关在画室里,一笔一划斟酌半天,同外面世界唯一的媒介联系是相机,收集许多照片作为对现实的记录,蒙太奇式地层层合起构成一幅画。”于王宏剑而言,创作似乎既是一瞬,又是永恒。他这样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存是如此的短暂,而最终能够界定我们的从来不是长度和宽度,而是我们的高度,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耕,唯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真正地迈向时代与历史的高度。”

王宏剑接受“清华映像”栏目专访

谈及作品创作的时候,他总能清晰地回忆起在数十年前他曾经走过什么地方,见过哪些人,看到哪一幕景象,他们身上的哪一种精神气质让他深深的感动。他将最“下里巴人”的事物变成“阳春白雪”,他怀着冷静的眼光,怀着极热的心肠,关怀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声音和色彩,利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来,让这一代人的形象和声音能够留存在那巨幅的画卷上。

融汇中西,别具一格的艺术观

作为集中西文化之精粹的创新性绘画者,王宏剑认为,地域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在整个中国画的框架当中,我们对空间的想象是侧重于扁平的。而我们放眼西方世界,可以看到在更为强调主体的欧洲,视觉空间更为立体。在此基础上,王宏剑提炼出自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绘画方式。他说:“我的审美观是来自中式的,而我的绘画技巧与方式却融合了西方的手法。”这两者综合构成了他别具一格的艺术观,恰如郑板桥之书法,“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王宏剑在创作中

在绘画的对象上,王宏剑的目光永远投射在广泛的大众生活中,尤其是农民的生活。画家韩学中曾评价道:“宏剑的画,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画的都是他身边的人。一看就是乡亲,是朋友;可以呼之欲出,可以叫出姓名;可以倾吐肺腑,可以抛洒肝胆。它不欺世,不媚俗,不卖弄,不张扬。它是那样亲切,那样朴实,那样悠远,又那样深邃。他在为当代的中国百姓造像,为当代的中国百姓立言。”

王宏剑作品《天下黄河》

在具体呈现这类题材的时候,王宏剑提出最要紧的是“三境合一”——在绘画当中,物境、情境和意境的一种完美融合。他这样解释道:一首好的中国诗词,必须具有三种境界,也就是物境、情境和意境。所谓物境即指大千世界以及联系生活的视觉空间,而情境则指人与现实世界之相互作用的自我空间。两者相互并置才会产生所谓的意境。古人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无我之境”也是同样道理,均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则。正是在此处,王宏剑的画作完成了哲学上的上升与飞跃。

而谈及创作养料的时候,王宏剑列举了老子、庄子、王羲之、苏东坡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老子反复吟诵的“反者道之动”,庄子所提到的以技入道,《兰亭集序》中对于生死的看淡,苏东坡对于天地一瞬的感慨......这些都构成王宏剑艺术观的重要来源。在阅读上,王宏剑涉猎广泛,他能信手拈来分享《红楼梦》中的细节,也能饶有兴致地评析一些哲学思想的高下。

王宏剑作品《鸿门宴》

教学相长,甘当人梯的大先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宏剑毕生的追求,再合适不过。当谈及教学的时候,王宏剑谦逊地说,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同学们创作的过程当中,自己也被同学们反过来滋养,共同迈向了更高的山峰。

王宏剑教授的绘画课堂

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宏剑将其对清华精神的理解,化入了自己的创作和教学。他说:“清华大学以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作《周易》中的名句作为校训,这句话体现了人类社会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的两大境界:真与善。‘真’即是以自强不息为原则追求自然科学艺术,‘善’则是以宽厚包容为原则来追求社会伦理道德。只有真和善,才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完美,从而使我们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

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他也有着敏锐精准的分析判断。他认为,当前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处于四个交叉点之上:中国传统、中国当代、西方传统、西方当代。传统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美术教育以及美术家的创作只有在认真研习传统文化基础上,关注当代中国、当代世界,才能够确立当代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立足点。

在王宏剑的身上,有着让人如沐春风般的谦逊有礼和温柔敦厚,从他的身上也更能够理解他所创作的作品。每当谈及学生们的时候,他都带着笑容,饱含着对他们的希望和期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对自己的不懈要求。

王宏剑作品《初雪乡关》

王宏剑教授简介

王宏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学术委员会委员、绘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2022年1月,获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油画代表作品有《阳关三叠》《奠基者》《冬之祭》《孟良崮》《春之祭》《天下黄河》《冬之旅》《太行之春》等。作品曾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2001纽约国际肖像展“总统奖”和2002纽约国际肖像艺术展“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奖,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授予荣誉教授。2015年6月,荣获“第50届国际缪斯奖——Erato艺术奖”,并被授予为国际缪斯学院终身院士。同年10月,当选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通讯院士。

文字 | 边楚月

图片设计 | 李娜

摄影 | 周浩 等

编审 |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 周襄楠 贺茂藤

资料来源 | 转载自 清华映像

© 2024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

100084

© 2024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