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的郑宁
1 学人郑宁:拨云寻古道
2022年6月30日,是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作品征集延期后的截稿日。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展览延期至2022年下半年举行。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郑宁,作为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的发起人和学术主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锲而不舍地推动着展览进程。
采访郑宁教授是在他的工作室进行,与他畅聊茶、陶艺与人生。“有研必究,有境无界”,是郑宁教授遵循的艺术及学术理念,对他的了解,也从这句话开始。
郑宁工作室一角
郑宁是平易近人的师者,是著述颇丰的教授,专注于艺术创作。他对于中国陶瓷的诸种类型都有着近乎痴迷的博爱,既创作精致的紫砂,也善做古朴的陶、清隽的青花。贯穿于艺术与学术之间的,是郑宁对于陶艺之精神的不断追溯和苦心钻研。
郑宁,青花瓷瓶
郑宁,青花瓷盘
其著述《宋瓷的工艺精神》集中地表达了郑宁对工艺精神的理解。他在书中总结:人们往往认为传统陶艺有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注定了每个陶工都要参加这种工艺美术式的追逐,当艺术创作的原则得到满足时,作为陶工的人的精神,却有很多失落…….而他要探究的学问,正是那个独立于表象而存在的工艺精神世界。此书对宋瓷的工艺精神进行了分类和概括,凸显了工艺美术作为“物”的美学本质。阅读郑宁亲切悠然的文字,读者能感受到无限共鸣。2013年,郑宁主编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丛书出版,这套丛书可以说是陶瓷学界总结陶瓷工艺传承与创新现状的“浩大工程”。丛书共20册,包括青花瓷、三彩陶、紫砂陶、釉下五彩瓷、钧瓷、粉彩瓷、潮彩瓷等分册,由全国的中青年学者通力合作完成。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教授、杰出的古陶瓷学家叶喆民先生在序中对丛书寄予厚望,期待学人们再接再厉,重现过去先民们发明瓷器造福人类的历史光辉。陶瓷是一门离不开传统的学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系积淀深厚,文脉赓续绵延。谈及学生时代,郑宁念念不忘于吴冠中、白雪石、陈若菊、祝大年、郑可、张守智、杨永善等老先生的言传身教,继承下来一种叫做“艺术人生”的信念,即从事为人服务的艺术,追求艺术的人生。1982年,他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毕业并留校任教,将研究、推广传统陶瓷和茶道艺术作为志业,至今整整40年。
2011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郑宁在国际陶艺教育交流中做示范.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器”的变迁中,“道”的精神源流不断。对于学人郑宁来说,探讨中国陶瓷艺术传统精神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对现实的启示,研究传统文化精神的意义应当是使过去的、消失了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充满活力,使之再生,而不是简单地收集与整理遗物。他认同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的观点,即真正的美产生于由自然而发时,产生于与民众交往时,产生于成为日常生活的朋友时。历史的厚重感也含有着为民生而设计的初心,并为陶瓷学科寄予了守正创新的殷切期盼。郑宁亦将老先生们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年轻的学生,鼓励他们从广博的陶瓷文化资源中浸透学深——境由心造,创新就在真实的生活感悟中产生。他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是《传统陶艺概论》和《传统陶艺1》,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尽可以体会陶瓷的精神,创作的幸福。
2017年夏,郑宁带陶瓷系学生赴日本考察
2 不遗余力的传道者
在郑宁的师门,长期与泥土磨合的手、行遍万里路的脚与开阔的眼光都同样重要。2021年毕业的陈玥晗博士谈到,她在学期间曾跟随导师前往日本、韩国、土耳其、英国和国内诸陶瓷产区考察学习实践。在郑宁的带领下,学生们得以与顶尖学者交流,与优秀匠人切磋,最重要的是在陶瓷的实际生产地去发现真问题,以博观约取之姿态,在平和的跨文化视野中不断审视自我、开创新风。
郑宁以达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他说“做陶艺、做学问都是快乐的”,提倡用阳光的心态追求精进,而他坚持的原则是:对待学生的作品尽可以宽松,要鼓励自然而然,自由创造;对待学生的学术研究则尽可能严格,要明确规范,精益求精。
2017年,英国创意艺术大学,郑宁在ISCAEE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年会现场.
郑宁在作品和研究中践行了自己的原则。他的作品风格质朴,有平淡天真的清雅之风;他在研究中力求严谨,早年著作《陶艺的釉》就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的釉料调配指南,较早地将科学研究方法引入陶艺创作。这部书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结晶,郑宁说:要把“死”的东西说“活”,而万不能把“活”的东西说“死”了。他提倡学术与艺术互相支撑,互为表里。
郑宁,《陶艺的釉》封面
郑宁,陶罐《瀑》
寻道、悟道之后,便是传道。“茶境”展始于2013年,郑宁作为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茶道艺术研究所所长主持策划。展览从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与东京艺术大学的交流合作而始,曾在西安、重庆、深圳、北京、日本东京等多地举办。“茶”是一种打破专业界限的文化统领,“境”则是一种精神的状态,每一届“茶境”,都成为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盛会,来自不同国家和从事不同专业的创作者齐聚,用陶瓷、玻璃、绘画、书法、服装等各种方式表达对茶文化精神的理解——这种茶文化超越中国,进而涵盖了不同国家的茶之道。例如郑宁在《日本陶艺》一书中就曾论述,在日本的侘寂美学中,茶人用“月隐于云”来比喻茶道的美学观,认为隐藏于云中的幽月,比晴空万里的明月更有美的情致。郑宁认为,观察、总结世界其他地方的陶瓷文化,亦能带给我们新的启迪。
郑宁,紫砂壶《丰》
郑宁,紫砂壶《冠》
2020年起,郑宁又着手推动了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的举办,双年展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江南(中国)以及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主办。第一届双年展于2020年12月成功在德化开幕,致力于弘扬传统陶瓷文化,首次鲜明提出传统陶瓷艺术主题,展品丰富多元,精彩纷呈,成为传统陶瓷走向国际的重磅品牌,在艺术创作、工艺技术、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020年12月15日,出席首届德化“中国白”双年展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首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 展览现场
3 艺术人生:心舟随意行
陶瓷之外,郑宁拥有开阔的艺术人生。
学生时代养成的创作习惯,让他仍爱速写,爱写生,在水墨和书法中舒展诗意的心情。郑宁带学生外出考察,自己也带上平板电脑随手画画。他的书画舒朗随性,动漫作品则充满童趣。
郑宁速写,西班牙
郑宁速写,英国
郑宁速写,泰国
“雅”是境界,“俗”也未见得不是境界。当我们问郑宁老师,“您觉得当代生活需要什么样的茶文化?”他说,研究茶,也无需把茶说得那么玄妙,文化弘扬的意义不在于追逐标准,而是追寻自然而然的美。古人所云“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就恰恰映照了郑宁的心境——他既爱研究茶,也喜品味酒,在茶的清淡与酒的醇厚之间,贴近自然,追问本心,其中自有畅然快意。
郑宁,水墨《山影》
郑宁,水墨《土丘》
郑宁常常旅行,也总是乐意交朋友。在他看来,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某处壮美,而在于常常能发现的感动;坚守和发扬传统也绝非苦工,而是发自内心的追寻。他说,快乐的艺术人生,就是要追求“流水淡然去,心舟随意行”的感觉。
郑宁,书法,“流水淡然去,心舟随意行”
郑宁与清美学生记者团成员的合影
撰稿/ 孟彤
摄影/ 朱奕安
图片|郑宁 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